首页 资讯 正文

记者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营地,体验“海霞”的一天

体育正文 201 0

记者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营地,体验“海霞”的一天

记者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营地,体验“海霞”的一天

潮新闻 记者 谢甜泉 通讯员 陈(chén)安妮 “嗬!嗬!”清晨海风轻拂,温州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营地里(lǐ),一声声(yīshēngshēng)整齐划一的训练声响彻云霄。 建连以来,这面巾帼战旗高高飘扬,激励着一代(yídài)又一代海岛女民兵。 1960年(nián)6月20日,为了守牢海岸线,洞头渔家姑娘们放下针线拿起钢枪,自发组织成立“北沙女子民兵连”保卫海疆(hǎijiāng),被誉为国防后备力量(hòubèilìliàng)建设的一面旗帜。 20世纪60年代,以连队为原型创作(chuàngzuò)的小说《海岛女民兵(mínbīng)》,以及由此改编的电影《海霞》传遍全国,从此,“海霞”成了该连队女民兵的代名词,代代相传(dàidàixiāngchuán)。 海风吹过半个多世纪。进入(jìnrù)新时代,新一代(xīnyídài)女民兵接过了老一辈的枪,以新一代海霞人(rén)的英姿书写新历史。如今,营地里95后女民兵占比达80%以上,海霞平均年龄仅26岁。新一代海霞如何兴(xīng)武强兵?迎着6月的海风,我走进女子民兵连一探究竟。 从早到晚,练出(liànchū)坚强体魄和意志 天边渐露鱼肚白(yúdǔbái),海霞村还被一片宁静包围。一阵起床哨响起,女民兵将被子叠成豆腐块,简单洗漱,擦拭(cāshì)长靴……清晨的忙碌宣告着一天训练的开始(kāishǐ)。 “稍息、立正……”6时30分,一阵清脆干练的口令声从女子民兵连(lián)的营地里传出(chuánchū)。 我走向飘扬着国旗的(de)(de)广场,眼前身着绿色军装的女民兵正排成方阵,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,进行升旗仪式的课目练习。 “摆臂!踢腿!稳住不动!”在副连长(liánzhǎng)倪佩雪的指导下,队员们一次次完成摆臂、踢腿等动作。“每一步走出去都必须(bìxū)是75厘米,踢出去的脚离(jiǎolí)地面25厘米。姿势整齐划一,时间分毫不差,是我们训练最基本的要求。”倪佩雪说(shuō)。 早上(zǎoshàng)的(de)(de)升旗练习只是一天训练的“暖场”,下午才是真正难熬的时候。14时30分,王琦琦准时和队员出现在营地,此时地表温度(wēndù)超30℃。“午后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身上,脚下热气腾腾。打(dǎ)上一个小时的棍术,汗水能把眼睛糊得刺痛。”一班班长王琦琦已是入队7年的“老兵”,但每一次的集训对她而言仍是一次体能大检验。 劈、盖、挑、拨,一整套棍术动作,如(rú)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挥舞着木棍,耳边传来划破空气发出的(de)气流声,让我不由有些心痒痒。我主动请缨,提出(tíchū)一起参与学习。 王琦琦爽快地答应了(le),手把手(shǒubǎshǒu)教起我来。“这是挑(tiāo),这是格挡。现在迈左腿,往前(wǎngqián)劈……”没想到小小一根木棍,挥舞起来竟(jìng)有点不听使唤,稍有不慎便会打到自己身上。仅(jǐn)是第一招的3个动作,我就练习了将近10分钟,才勉强学会了不太标准的招式。再继续练习10多分钟,一开始觉得挺轻巧的木棍变得沉重起来,手臂有些酸疼,虎口开始刺痛。“招式看起来(kànqǐlái)简单,练起来还真是不容易。”我有些丧气。 记者(左)体验棍术(gùnshù)训练。 通讯员 陈安妮 摄 “大多(dàduō)女民兵都(dōu)(dōu)跟你一样零基础,只能一点点摸索学习。”在一旁休息的(de)李艾津见状给我递来了矿泉水,聊起了练习棍术的心酸经历。“第一次接触棍术掌握不好力道敲到自己,身上、腿上经常青一块、紫一块的。一天最多的时候打棍(dǎgùn)将近100套,到了第二周(dìèrzhōu)手臂都抬不起来。”李艾津今年24岁,刚刚加入女子民兵连的大家庭。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,她经常在休息时间自加训练量。 如今,连队每年(měinián)会开展不少于3个月的集中训练(xùnliàn),从6时30分一直训练到晚上,还会定期邀请部队特战骨干进行教学,常态与驻地特警进行对抗演练。从开始(kāishǐ)的煎熬到成长蜕变,看似枯燥无味的重复训练,换来的是女民兵不差(bùchà)分毫的硬功夫以及坚强体魄和意志。 应急训练,时刻(shíkè)准备着参与救援 当下洞头进入旅游高峰期,体能训练(tǐnéngxùnliàn)对于海霞而言仅是基础,还需掌握扎实的应急技能,时刻准备着当好救援后备力量(hòubèilìliàng)。 下午4时,营地开始(kāishǐ)进行(jìnxíng)一场模拟急救溺水人员的生命接力演练(yǎnliàn)。演练开始,林悦怡跪在地上双手交叠,有力地按压着“溺水人员”的胸部,进行心肺复苏,再拿出自动体外(tǐwài)除颤器(AED)对患者进行电击除颤。电击完成后,继续进行心肺复苏。 “‘溺水人员(rényuán)’救上岸后发现神志不清、无呼吸(hūxī),可能出现了心搏骤停。目前正在进行(jìnxíng)心肺复苏,已用AED除颤一次。”站在“溺水人员”一侧的黄佳宁,模拟拨打(bōdǎ)120电话,详细汇报“溺水人员”的情况以及已采取的措施。 随后,几名队员加入到抢救队伍中,轮流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。直至“溺水(nìshuǐ)人员(rényuán)”恢复了自主呼吸。队员们合力将“溺水人员”平稳地转移到担架上。至此,模拟(mónǐ)演练结束。 演练(yǎnliàn)看似简短,却能让队员掌握在黄金救治时间里的急救本领。第二轮演练即将(jíjiāng)开始,林悦怡喊我一起加入学习。 “手臂要直,听我(wǒ)的节奏按压,1、2、3、4……”林悦怡开始指导我训练。我学着刚才急救的画面(huàmiàn),跪在地上向“溺水人员”胸口处用(yòng)力向下按了两下,却发现没有(méiyǒu)反应。“手臂垂直于后背,要用全身的力气按压。”林悦怡不断纠正我的动作,“溺水人员”的胸口这才有了回弹。我继续巩固(gǒnggù)刚才的动作,模拟仪器也稳定监测到了我按压的频率和力度。“必须足够熟练,才能在关键时刻(guānjiànshíkè)救人一命。” 由于洞头海滩、海岛众多,偶有(ǒuyǒu)游客被困礁石的情况。为了(le)能保障海上及时救援,除了掌握急救技能,女民兵还组建了海上救援队,重点围绕摩托艇操作、海上搜救等课目开展(kāizhǎn)强化训练,进一步提升海上抢险救援能力。连日来(liánrìlái),女民兵定期在海滩边巡逻,如果碰上台风天(tiān),她们还会劝阻游客。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参与救援。目前,营地内,60%以上(yǐshàng)民兵拥有摩托艇驾驶证,100%持有(chíyǒu)救护员证,形成了兼具传统战斗精神与新时代军事素养的战斗力。 如今,在平时高强度、实战化的系统训练下,新海霞们逐步成为连队主力,具备快速反应能力。除了海上救援外,还与公安、特警(tèjǐng)联建,成为了服务地方平安(píngān)建设的力量,被纳进了洞头区(qū)应急(yìngjí)机动和预备力量,承担抗台抢险、事故救援等急难险重任务,确保(quèbǎo)战时应战急时应急,关键时间拉得出、顶得上。连队先后(xiānhòu)获得“全国先进(xiānjìn)基层党组织”“全国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(dānwèi)”“全国民兵工作先进单位”“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”等数十项荣誉,被浙江省委、省政府、省军区记集体一等功。 创海霞拳,将(jiāng)海霞精神传得更广 结束模拟演练时已是霞光满天(xiáguāngmǎntiān),营地内的训练口令声仍此起彼伏。 在洞头先锋女子(nǚzǐ)民兵连纪念馆门口,两名参观结束的小朋友正目不转睛地看着女民兵训练拳术,手脚也(yě)慢慢一板一眼地跟着拳打脚踢起来(qǐlái)。 二班班长郭华颖见小朋友痴迷拳术的目光,便主动上前教授起来(qǐlái)。 “海霞拳,预备!第一式(shì),海霞初露——”在郭华颖的分解动作指导下,小朋友学着迈步、转身(zhuǎnshēn)、挥拳,不一会儿,竟也(yě)能练出几式,一招一式尽显蓬勃朝气。 海霞拳(quán)这么容易上手?见我好奇,郭华颖解释(jiěshì)说:“这是海霞拳的(de)第一路,主要面向青少年群体,结合了运动防护和科学健康养护的理念,将一些复杂(fùzá)动作进行简化,孩子们也能轻松(qīngsōng)学会。”分解动作结束,郭华颖再次连贯施展了一整套8式24招的海霞拳,整体看起来快慢有序、刚柔并济,颇有海霞味道,霞映潮头、海疆守望、巾帼不让等招式名也与(yǔ)海霞关联。 晚饭后,郭华颖所在(suǒzài)的(de)教官团开始集中训练海霞拳。连续(liánxù)两套招式过后,大家(dàjiā)聚在一起探讨招式的演变,计划打磨“海霞二路”。郭华颖告诉我,此前队内(duìnèi)练习的是军体拳,就想着能不能有一套(yītào)自己的海霞拳,作为海霞精神的传播载体。于是在去年底,女子民兵连融合了温州南拳精髓,推出了基础的“海霞一路”拳法。“我们还想再(zài)推出一套进阶版本,让更多人参与练习,进一步传播海霞精神。”见大家气氛热烈,我也加入讨论,推荐了几个招式名字。 女民兵们在营地训练。 受访者供图(gōngtú) 随着洞头(dòngtóu)“海霞”品牌的不断擦亮,女民兵已成为了海霞精神的传播者。文,可以组织丰富的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;武,可以教授格斗、擒拿、射击等(děng)军事技能。闲暇时,她们(tāmen)邀请洞头全区中小学体育老师,一起将海霞拳(quán)推广到校园,在帮助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同时,让(ràng)他们进一步了解“爱岛尚武、励志奉献(fèngxiàn)”的海霞精神。自海霞拳发布以来(yǐlái),包括洞头本岛以及来营地参加研学的青少年,已经有超5000人次练习。 每年(měinián)的(de)(de)“五一”“十一”成为连队固定的军营开放日,大家可以走进营地感受训练氛围。郭华颖向我发出了下次来体验“海霞二路”的邀请。 晚上9时,完成降旗任务(rènwù),一天的训练画上句号。海霞们踏着整齐的步伐返回营区(yíngqū),在昏黄的灯光下,她们的影子在拉长,但她们的身躯始终(shǐzhōng)挺拔。
记者走进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营地,体验“海霞”的一天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